點評人向楠 漫畫:唐春成
據《中國青年報》12月7日報道,如今,不少人一門心思地希望借助“捷徑”實現個人目標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這類人被稱為“傍傍族”。由該報社會調查中心發(fā)布的一項調查顯示,56.9%的受訪者確認身邊遍存“傍傍族”,67.7%的人認為那么多人喜歡傍的原因是“靠自己的能力難以實現夢想”。
此報道一出,立即被上百家門戶網站轉載,并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。
一名中國新聞網美國網友認為,我們對于“傍”現象不必大驚小怪。“‘傍傍族''自古有之,只不過那個時候叫‘門客''、‘清客''或者‘食客''罷了。”
雅虎網網友“helan”說:“從親族關系、同鄉(xiāng)關系,到師生關系、同學關系、同事關系……不論過去還是現在,‘關系''在‘人情社會''中都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生活在這一社會中的我們要想實現夢想,怎能不靠‘關系''呢?”
“雖然‘傍傍族''的現象一直都有,但現在越來越多了。因為現在要想過上更好的日子,就得想盡辦法傍權、傍款。如今很多人哪怕只是遇到一點小事,都會想到要去傍,不愿自己去努力了。”新浪網貴州省遵義市網友“××12233”說。但他認為,當前更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人已經形成一種刻板印象———不走“后門”、找關系、送人情,就肯定辦不成事兒。
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,新浪江蘇省常州市網友“巫茗半農”留言說,他曾是一個十分反感“傍”行為的人,但在2008年,由于孩子的上學問題,他不得不做了一次“傍權者”。從那以后,他漸漸地從被動的“傍傍族”,變成了主動的“傍傍族”。“自己雖說不想這樣,但社會的大趨勢如此,自己也只好趕鴨子上架了。”
一名新浪網河北省滄州市網友指出,人總是會本能地趨利避害。在社會現實面前,“傍”能讓人平步青云,“不傍”則可能讓人寸步難行,這樣一來,做“傍傍族”自然成了理性人的最佳選擇。
“‘傍''現象應該從制度上找根本原因。假如人們不用去傍,完全憑借自己的努力也能有所成就的話,有誰愿意做‘傍傍族''呢?”搜狐社會網友“hnbowen001”說。針對這一社會現實,搜狐社區(qū)網友“Time”甚至認為,“傍傍族”越來越多催生了近年來的“國考熱”。
“可悲的是,當貪官污吏受到處罰時,我們叫好聲一片,但很多人仍然擠破腦袋地渴望進入權力體系中,做魚肉他人的人,甚至有小孩從小就立志,長大后要做貪官。”一名搜狐社區(qū)網友說。
鳳凰網河南省駐馬店市網友“張生”提醒:“傍”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關系形態(tài)。在它面前,法律將失效或者大打折扣,社會也將失去公平和公正,從而在根本上阻礙國家和社會的發(fā)展進步。
“傍大款、傍權力就真靠譜嗎?有哪一個大款或者有權者,會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要去傍別人呢?國家也是一樣,如果只靠傍,不去發(fā)展實業(yè),不去創(chuàng)新,又怎能取得實質進步?”在一名雅虎網網友看來,只有通過人們自身的勤奮和創(chuàng)新,才能創(chuàng)造真正的價值。
不過,一名搜狐社區(qū)網友認為,通過勤奮和創(chuàng)新取得成功的前提是,我們的社會本身有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環(huán)境,“制度不公平,勤奮和創(chuàng)新都將只是浮云。”